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数据

2021年陇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

来源:陇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4-08 10:47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复苏脆弱影响,陇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做大增量、做强存量、做优质量为目标,持续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推进落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一)基础设施投资回升。2021年,陇县大力推进镇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废渣综合利用、病虫无害化处理等环保类、民生类、道路建设类项目,拉动陇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增长41.2%,较2020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增长75.1%;交通运输邮政业完成投资增长30.5%,道路运输业完成投资贡献大,15个项目完成投资超5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增长47.9%。

(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2021年陇县大力实施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强力推进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对当年竣工投产的重点工业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促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成为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21年陇县工业投资增长64.4%,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增长80.5%,拉动工业投资整体增长55.9%,随着工业项目投产达效,对后期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提供有力支撑。

(三)第一产业投资大幅下降。2021年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增速分别为-20.2%、64.4%、13.0%,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较上年下降68.2个百分点。2021年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20:10:70,二产、三产占比分别提高3.4、3.5个百分点,一产占比降低6.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占比超五分之一,回落幅度大,成为影响陇县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方面。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后,陇县境内抢政策抓机遇、强基础补短板类项目减弱,助推乡村振兴类的项目较少,涉农领域投入不足,促使农业投资下降14.0%,林业投资下降69.5%,渔业投资下降22.7%,虽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投资增长83.6%,但占比仅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

(四)民间投资持续回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7%,增速较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2%,占比较上年降低7.4个百分点。20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超一半行业中的民间投资下降,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下降51.9%,影响陇县民间投资降低8.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一是大项目数量少且体量小。陇县5000万元以上项目130个,较上年增长9.1%,完成投资增长3.2%。而亿元以上项目仅有39个,占全部项目总数的10.2%,较上年减少2个,完成投资下降5.4%。二是在库重大项目支撑力弱。陇县印象陇州(南街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项目自2019年开工以来,以大规模、高速度投资为陇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到2020年达到建设高峰,年度完成占当年陇县固定资产投资的3.2%,直接拉动陇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2021年以来,随着该项目投资周期性回落,对陇县投资拉动作用减弱,2021年陇县印象陇州(南街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下降66%,直接影响陇县固定资产投资降低2个百分点。另外在库投资额相当于2021年入库8亿元以上的项目数量为0,重大项目对陇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逐步减弱。

(二)项目难以及时入库。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入库要求更加规范严格,项目现场施工必须定位拍照上传,项目入库难度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前期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造成申报时间延迟,部分上管部门下达的项目因无发改平台统一代码而不能入库。个别项目单位二季度前收集新开工项目入库资料行动迟缓,进入三季度后有集中申报现象,难以拍出符合要求的照片,致使项目入库延误,实际开工却难以纳入统计。

(三)投资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随着公共社会事业投资、旅游业、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公共设施管理的逐步推进而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偏小,仅占10%,低于第三产业投资60个百分点,在陇县城镇化、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产业脱实向虚,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和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此外,陇县境内工业企业数量少,加工型项目屈指可数,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业项目投资更是寥寥无几,工业发展任重道远,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依旧漫长。

三、意见及建议

(一)铆足干劲抓项目建设。加强对陇县项目的统筹力度,完工项目尽快达产,续建项目加速推进,新开工项目尽早启动。聚力“招大引强”,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全程跟踪,着力提高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为投资稳增长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持之以恒抓项目储备。抓住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运用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聚焦国内外重点企业,充分利用苏陕协作平台,尤其加强与徐州企业项目对接,强化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三)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民间资本是投资领域的生力军,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工业、贸易、市政公用事业、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对经济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