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电商创业人才:曹永亮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在近年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之下,陇县便是这样一棵枝叶愈加繁茂的大树。大学毕业后,95后的曹永亮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陇县,将从小接触的农产品打造成了电商明星产品。
在曹家湾红星村,他不仅是村电商服务点的负责人,为附近村民提供农产品代买代卖、收发快递、充值缴费等服务,还成立了陇县百汇商贸有限公司,以电商赋能,让家乡的农产品以亮眼的创新形式走进千万人的家中。
▲曹永亮在进行货品打包
进企业干活还是自己创业?2018年7月的毕业季,曹永亮面对着这两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的选择。尽管对所学的室内设计专业抱有兴趣,但在企业实习了半年后,曹永亮发觉自己并不喜欢坐在公司一个劲儿设计的工作,而是更喜欢经营电商这种能发挥自由发挥想法的事情。
同时,受2016年陇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所举办的“百名大学生为家乡代言”活动启发,曹永亮意识到大学生对家乡农产品推广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往年家乡有许多农产品无法售出,虽有极少的客商来到地头收购,但价格却被一压再压,乡亲们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入不敷出,于是他毅然决定毕业后回乡做农村电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情况。
曹永亮相信,陇县的农产品具有走出家乡,走向千户万家的能量。
▲曹永亮在村口服务点工作
然而,发货环节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一般的店家发蒜苗都只是套上一个塑料袋子,并不需要额外的包装。但陇县的蒜苗出产时间较晚,用这样的发货方式发货,等到蒜苗到达客户手中时,蒜苗的叶子就会因为天气升温变黄。当时第一批发货的500单蒜苗全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曹永亮于是把这500单蒜苗的钱都退了。
有了这样的教训,曹永亮决定改进包装方式。改为用保鲜膜包裹住蒜苗,再加放冰袋,外面套上纸箱,用创新的包装保证客户收到新鲜蒜苗,解决了发货问题。这一年,曹永亮通过网售帮助村民销售了4000余斤的滞销蒜苗。
在售卖蒜苗的成功经历之后,曹永亮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放在洋槐花、苜蓿菜等家乡特色的农产品上。六七月份是村里采收洋槐花的季节,除了优质的洋槐蜜,曹永亮还开始出售新鲜的洋槐花,经过推广收到了大量订单。
别人一块五收洋槐花,他三块钱收,从来不跟跟村民计较价格多少,都是按多了给,所以村民对他很信任。他还带动周边留守妇女老人分拣洋槐花,组织50多户村民采摘洋槐花,带动村民一起增收。
带动村民增收
让他没想到的是,收购场面一度十分火爆,甚至有隔壁村的人将洋槐花拉过来卖,最后共收购洋槐花6000余斤,比预售的多了两千多斤。为了处理这些多收的洋槐花,曹永亮最开始先尝试用真空包装,但到了第二天便又会漏气。后来又想着把洋槐花晒干,但不巧的是天又连着下了三天雨,最后这些多的洋槐花全部都坏了,只能喂猪。
经过这次货品坏在手上的经历,曹永亮开始琢磨如何去提升店铺的销量,以获得更多的店铺订单,解决家乡人的收购难题。工作间的墙上,“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的标语,彰显着年轻人卖好家乡农产品的勃勃雄心。现在当地村民家的蜂蜜、核桃、柿饼找不到销路的都会到站点找他,让他帮忙在网上销售。他的耐心与诚心收获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新企盼:
以“青年冲劲”助推电商发展
当回乡创业成为触手可及的人生选择,曹永亮将梦想扎根于家乡的土地,在助力脱贫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谈到回乡创业的优势,曹永亮首先提到的是离家乡近。离家近,意味着能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带领家乡的村民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红星村,曹永亮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一般都比市场价高出一些,不管挣不挣钱,主要是想帮助村里人把手里的农产品消化掉。“我希望能够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产品卖出去,而且能卖到比市场价还要高的价格。”
▲参加活动的曹永亮
作为一名年轻的95后大学毕业生,曹永亮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他认为大学生身上的冲劲是返乡创业事业中十分重要的助推力。家乡农产品走出去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新声音,只有不断注入新的能量,才能让电商销路“活”起来。他也提到,年轻人创业会因为年纪轻而容易被轻视,在村里创业也会缺少一些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忍受一定的孤独感。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如今,正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像曹永亮这样,选择加入陇县的电商事业。曹永亮也对陇县电商事业的未来发展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和企盼,希望陇县电商事业能在青年人才的建设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曹永亮深深体会到年轻人回乡创业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非常愿意帮助想要回乡做电商创业的年轻人们。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的力量,能够让陇县电商事业走到更远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