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

【电商人才专访】蔡银军:从电商大户到电商讲师的进阶之路

来源:陇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06-08 16:35

陇县电商创业人才:蔡银军


“我是第一批回到陇县做电商创业的大学生。”八年前,捕捉到身边人的需求与电商创业的前景,蔡银军毅然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返乡创业。


八年来,从电商创业的领先者,到电商运营的领路人,再到电商从业的领航员,蔡银军一路摸索,不断前行,为陇县电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构想着“陇县五宝”走向世界的美好蓝图。




领先:火罐灯笼点亮的星星之火


早在上大学时,蔡银军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淘宝创业。他在生活中敏锐地关注到身边同学们对电话流量的大量需求,在课余时间做起了话费充值业务。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凭借累积的利润,他早早地实现了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财务自由”,也从此在自己的生命中播下了一颗电商创业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从事网络安全维护相关的工作,收入颇丰。然而,一次正月回老家的所见所闻成为了他毅然返乡创业的契机。蔡银军的家乡以手工制作的火罐灯笼闻名,但火罐灯笼的运输和销售过程却总是充满艰辛。


灯笼的售卖旺季是严寒的正月,纷飞的大雪中,看见年迈的父母用老旧的架子车拉着整车小山般堆叠的灯笼赶去集市售卖,蔡银军倍感心酸。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拉扯长大、供自己读书,身为大学生的自己在此刻却无法为父母提供切实的帮助。无力感使他下定决心接过父母的担子,把火罐灯笼的售卖挑到自己的肩头。


▲蔡银军帮父亲运输火罐灯笼


回想起大学时的淘宝创业经历,蔡银军尝试着在网上批发售卖起父母的手工灯笼。客商上门的方式省去了运输灯笼的辛劳,也直观展示了灯笼的手作流程,一举获得了客商的高满意度。渐渐地,村里的许多乡亲们都开始找他帮忙。2018年的春季,他帮全村售卖了8000余个火罐灯笼,为十多户居民创造了15000余元的收入。


火罐灯笼的线上售卖点亮了蔡银军农村电商创业之路的星星之火,他以此为起点把苹果、核桃等更多家乡的农特产品带到了线上。在蔡银军看来,农村电商前景广阔,且自己相对内向的性格也很适合互联网电商的运营模式,从零创业这个艰难而审慎的抉择在实践中让他逐渐充满信心。


▲蔡银军帮村民们售卖灯笼


作为家乡电商创业的先行者之一,蔡银军一度听见了众多不解的声音。在父母看来,名牌大学毕业的儿子应该在一线城市打拼,成为一名都市白领。村里的乡亲们见他每天窝在电脑前,也纷纷感叹他白白浪费了学历。


他人的不解令蔡银军感到十分失落,但火罐灯笼成功销售的甜头坚定了他的信心,支撑他熬过了创业初期。三年多的努力后,他通过销售利润说服了父老乡亲,在故乡的黄土地上亲手开辟出了自己的前途。大学时种下的那颗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并逐渐开枝散叶。




领路:过关斩将打开的销售之路


蔡银军的电商创业没有止步于帮助自己的家人和村里的乡亲们,而是不断摸索着如何进一步打开销路。创业途中的各种困难不可避免,但蔡银军坚信“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关斩将,逐渐取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快递物流是常常困扰电商人的一大难题。刚开始线上售卖农特产品时,蔡银军加盟了邮政的快递部门,请快递员上门取件运到分中心发出。然而,由于每天只能发出两三单快递,快递员逐渐没了耐心,常常拖延发货。


为了及时寄出客户的包裹,蔡银军只得每天自己骑着电动车把快递一趟趟拉到县城的物流中心。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每天的发货量达到了五六百件,快递员终于认可了他的生意,主动上门拉货收件。快递员态度的转变让蔡银军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意正一步步走上正轨,心中满是成就感。


▲蔡银军创业初期的打包发货现场


选品的品质保障同样是创业初期难过的一关。几年前,蔡银军曾在农户那儿收到了一批近三千斤难以售卖的小个核桃。他一面懊悔这批货肯定得砸在手里了,一面迅速组织员工们按颗粒大小分拣核桃,挑出其中相对大颗的以较高的价位收购,小颗的则全部送回到农户处,通过这种方式向农户们表明了自己的严格选品要求。在选品过程中,蔡银军常常以消费者的思维出发进行考量,由此保障了选品的质量,奠定了品牌的好口碑。


▲蔡银军组织员工进行核桃分拣


建立用户思维不仅体现在选品,在客服工作的过程中也时时发挥着作用。收到客户的投诉反馈时,蔡银军积极转换思维,不再一心想着反驳投诉,而是以“坏几颗,赔几颗”的理赔形式应对难以控制的产品质量瑕疵情况,以高品质的产品与尽职尽责的售后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蔡银军处理淘宝后台消息


创业历程中的种种挫折使蔡银军深刻地领会了理论与实操之间的出入。学校课堂中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帮他快速上手了许多电商平台的技术。


然而,计算机行业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实操工作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书本中没有的问题,引路的同行前辈在这些时刻便显得格外珍贵。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有了同行交流方能行得长远。受此启发,蔡银军在经验的积累下成为了一名电商讲师,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电商创业的队伍中。




领航:电商从业路上的启明之星


创业过程中,蔡银军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探索电商实战技巧,成为了越来越多陇县电商人的从业“领航员”之一。三年前,同村的乡亲找到蔡银军“拜师”,向他学习电商创业技术,他也由此意识到了“传、帮、带”的重要性,踏上了成为电商讲师的道路。


▲蔡银军给陇县的电商新人授课


为了让自己积累的电商经验更有效地传递给更多人,蔡银军一节不落地旁听电商课程、考取电商讲师证书,不断精进自己的电商知识。他还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模仿优秀讲师的授课方式,在四年时间里持续完善着电商课堂的内容。


蔡银军像启明星一般启发陇县的电商人们找寻着各自创业就业的方向与动力。深夜两三点时,蔡银军都常常会收到挑灯夜读的学员们向他请教问题的信息,谈起这些消息时,他的眼里满是欣慰。


授课之余,蔡银军还在电商销售链条的各个环节为学员们提供着实打实的帮助。他帮忙谈更低的快递货运费用、联系优质货源大批量拿货、找到包材厂家直接合作,让许多曾经困扰自己的难题不再是电商新人们难过的槛。作为电商讲师,他带动了近150名学员参与电商就业创业,创造农产品营业额三十余万元。


▲蔡银军进行直播带货


12月初,蔡银军的创业新规划也陆续启动。大学时,身边有许多同学兼职缝制刺绣,作品远销欧美、供不应求,这使他捕捉到了机遇。随着自己的电商创业逐渐站稳脚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他再次想起了这个商机,希望能以跨境电商的形式进一步打开陇县农特产品的销售市场,在创收的同时传扬中国的非遗文化。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电商创业经历,蔡银军对陇县的电商扶持政策充满感激。电商产业园和电商中心提供的场地、仓储服务、外地学习与企业交流机会等等都切实地抓住了电商人创业过程中的痛点,创造了大展身手的机遇,是一场家乡与返乡人的“双向奔赴”。


对于在电商行业入口处徘徊犹豫的创业者们而言,“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未来,蔡银军也希望自己可以为电商新人们带去更多帮助,盼望能有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返乡大学生投身家乡的电商事业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