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数据

对陇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的调查

来源:陇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9-09 10:34

为分析研判经营主体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看法和期盼,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陇县统计局于7月底8月初,对陇县境内的6个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经营主体随机选取5个经营主体,通过现场访谈、填写问卷的方式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查。本次发放调研问卷5份全部收回。


一、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现状。


(一)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营户分别为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陇县田园农牧专业合作社、陇县东南镇河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陇县世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布于陇县东风镇、东南镇、城关镇的下凉泉村、普乐原村、河沟村、店子村和千邑村。其中合作社为2户,占40.0%,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2户,占40.0%,农技推广单位1户,占20.0%。从调研的5户经营主体来看,在调研的经营主体单位中80.0%的经营户本村以前种过大豆,仅有20.0%的经营户本村没有种植过大豆。


1、采用复合种植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号召和新技术带来的效益是推广复合种植的主要因素。在调研中,经营户回答您采用复合种植的最重要原因时,有60.0%的经营户选择是响应政府号召,40.0%的经营户选择新技术带来更多收益。


2、对复合种植技术和复合种植对耕地地力影响的看法。在调研过程中,5户经营主体在回答对复合种植技术的看法是均选择了认为这项技术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较好掌握;在问及对耕地地力有无影响时,60.0%经营主体认为有影响,可以提升地力;40.0%认为没有影响。


3、对复合种植需要的人工、政府补贴和完全成本保险的看法。在调研中,谈及进行复合种植现有人工是否能满足需要时,80.0%的经营主体者认为可以满足,较为轻松;20.0%的认为可以满足,较为紧张。在谈及对复合种植补贴标准是否满意时,5家经营主体均选择了满足。同时,在问及复合种植完全成本保险的作用时,5家经营主体均回答作用较大,不能缺少。


4、复合种植的收益和需重视的环节。在调研复合种植、单独种植玉米和单独种植大豆三者之间效益比较时,80.0%的经营主体认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益更高;20.0%的经营主体者认为单独种植玉米效益更高。在谈及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哪个环节比较难时,有4家80.0%经营主体者认为除草环节比较难排在首位;有3家60.0%的经营主体者认为收割环节比较难排在第二位。


(二)陇县目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基本情况。截至目前陇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共2001.0亩,主要分布川塬乡镇;在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均采用两行春玉米间作四行春大豆的种植模式,从今年开始逐步推广。


二、目前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存在的困难。


1、从问卷情况来看,认为目前开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临的困难时,有4家80.0%的经营主体认为除草工作面临困难排在首位;有3家60.0%的经营主体认为相关农机购买、改造困难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资金投入多、人工需求大选择的分别为2家,分别占经营主体调查户数的40.0%;认为技术难度大、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分别各为1家,占20.0%。


2、从目前陇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情况来看,推广难度大,种植面积小。陇县仅涉及6个经营主体种植面积为2001.0亩,陇县秋粮播种面积2021年为232651亩,与2021年陇县秋粮播种面积相比仅占0.86%,不足1.0%,目前陇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三、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措施。从调研问卷来看,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技术,建议采取的措施中,提高复合种植补贴标准被调研的5家经营主体者均选择,排在首位;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有4家经营主体者选择,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提供资金、贷款扶持有3家经营主体者选择;选择研发更加适用的化肥、除草剂等相关农资有2家经营主体者,排在第四位;帮助良种推荐、研发改造更加适用的相关农机、完善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者选择的均为1家。


2、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技术的建议。大豆玉米复合模式种植的推广,更需加强技术指导、品种的选择和精耕细作的规范化管理。为提高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关键技术到位率,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必须严格按照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执行。(1)选用良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2)扩间增光。实行2行玉米带与3—4行大豆带复合种植。(3)缩株保密。根据土壤肥力适当缩小玉米、大豆株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一块地当成两块地种植。(4)机播匀苗。陇县玉米、大豆单粒穴播或双粒穴播,玉米株距12或24厘米,播种密度505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4500株/亩(按90%计);大豆株距8或16厘米,密度11300粒/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8500株/亩(按75%计)。(5)适期播种。播种前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60%,则需要进行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浸灌、浇灌等方式造墒播种,也可播后喷灌。(6)调肥控旺。按当地净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或施用等氮量的玉米专用复合肥或控释肥。(7)防病控虫。采取理化诱抗与化学防治技术相结合,示范基地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播种前建议采用噻虫嗪澳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可有效防治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田间玉米注意大、小斑病、纹枯病和草地贪夜蛾、玉米黏虫、玉米螟等病虫害防治。大豆注意大豆菌核病、大豆孢囊线虫病、豆荚螟、食心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