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关镇紧盯文明城市建设和国卫复审工作目标任务,统筹谋划、真抓实干,突出“周密部署、着眼长远、广泛发动”三轮驱动,聚力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扎实推进我县国卫复审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城关镇成立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大主席任办公室主任,城中五村、各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成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并将国卫复审工作纳入城关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体管理,参与周考核、月评比、季通报,通过晾、晒、比,倒逼村(社区)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每周下发工作清单、问题清单,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反馈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二、突出宣传引导,凝聚共识合力
(一)多种渠道宣传,引导群众共同参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陇县城关”微信公众号、网格群、美篇、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引导、动员。设置宣传版面40余面,发动村、社区滚动播放双创融合宣传标语。通过制作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深入大街小巷宣传双创工作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国卫复审迎检、整改提升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注重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组织各包抓医院,定期进村庄、进社区、进机关,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教育宣讲。各村、社区及居民住宅小区均设立了健康教育专栏,按照每年六期的要求,定期进行更换。宣传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的知识,农民健康教育,健康素养、艾滋病、公共场所禁烟,中国公民健康营养学内容等等,让群众更多地知道卫生和健康知识,力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效果。
三、聚焦问题短板,全面整改提升
(一)改善城郊环境卫生。对李家巷、察院巷进行了道路油化,及时制止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乱象。对环城东路、水银路等重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提升。四个社区及城周五村涉及的垃圾堆放点、垃圾箱、垃圾桶安排专人保洁,城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闭化运输,城区居民垃圾袋装化率达90%以上,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施工场地全部设置有隔离栏,工地内及其周围整洁,无建筑和生活垃圾城区内无散养家畜现象发生。
(二)落实网格工作责任。每周一、三、五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入网格区开展环境卫生卫生保洁,清理网格责任区三堆、乱贴乱画的野广告,捡拾绿化带内果皮、纸屑、烟蒂、塑料袋等杂物,擦拭公交站牌、隔离栏等公共设施。向网格区内商户宣传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引导群众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制止群众乱倒泔水、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争吵谩骂、不文明养宠等行为。
四、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整治成果
对县爱卫办督导组发现反馈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目标和整改完成时限,逐项销号整改,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各村、社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辖区卫生环境评比,评比结果张榜晾晒。将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乡村治理积分制进行管理,对环境卫生好的户进行积分奖励,积分与爱心超市物品兑换、集体经济分红、各类评优树先、政策享受等相挂钩;对卫生习惯较差户通过村大喇叭及微信群点名通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下一步,城关镇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坚持常态化保洁与阶段性整治相结合,坚持问题整改与靓点打造相结合,持续深入抓实抓细,久久为功,为扮靓我县城市面貌贡献城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