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任务
上半年,电商工作以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依托,紧盯电商全产业链,塑造电商产业发展新优势。2021年全县电商零售额6.27亿元,同比增长率34.3%,位居全市区县第四位,全县全年物流快递收发件量合计约930万件。据估算,2022年上半年全县电商零售额3.5亿元,快递收发件量500万件。
(一)省级评估整改扎实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一个中心、五大体系”发展格局逐步深化,基础设施功能日臻完善。3月初,顺利通过了电商示范县项目省级全面评估,印发了《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清单、台账,组织开展整改,逐一销号。
(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数字经济项目,引进云仓,建设快递物流智能自动分拣线,目前已进行项目备案,正在逐步落地实施。2022年计划新建5G基站23个,已建成14个。整合电商产业园、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等数字化园区,新增入驻企业5户,加快县域数字经济发展速度。
(三)市场主体团队不断壮大。强化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党建阵地建设,发挥党建助推电商主体培育优势作用。组织人才培训17期1059人次,中心孵化电商企业15户,优秀镇村站点12个,代表曹家湾镇红星村服务点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县委、县政府奖励6户先进电商企业3万元(每户5000元),电商经营主体实力增强。
(四)农产品上行力度加大。4月28日至5月12日,举办了“双品网购节”,6月17日至19日组织“激情6.18直播带货”活动,累计参与企业20户,开展直播带货56场次,线上推广“关山草原”公共品牌,销售我县羊乳粉、牛肉干等特色产品超100万元。积极落实消费帮扶,上半年电商企业通过832平台销售我县香菇、木耳、蜂蜜、荞面、核桃等农特产品173.2万元,带动农户600户增收,电商产业促进产业振兴的优势日趋凸显。
二、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中心指挥中枢功能仍待强化。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功能不足,如分拣、包装仓储功能仍待进一步完善,在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中指挥中枢作用未能充分体现,部分站点功能发挥不充分,个别村级服务点人员业务不熟练。
二是涉农加工企业数量少,符合上行的产品不多。尽管我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种类多,但农产品加工企业少,深加工产品种类不多。同时,符合“SC认证”线上销售品种仍有待增加,农产品溯源码实际应用率不高。
三是电商发展高层次人才缺乏。受地域、发展环境、人员群体结构等因素影响,虽然前期我们培养了大批电商基础人才,也吸引了不少青年返乡创业,但目前电商高层次人才与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仍然缺乏。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将以全县商业体系建设为依托,落实电商产业链规划,坚持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做强、做大、做优电商产业链,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电商基础设施功能,培育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发挥电商服务中心“指挥中枢”作用。维护运营公众号,孵化年电商零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直播带货60场次以上,打造网货爆款30个,双11等电商节3场次,组织培训1000人次以上。
(二)改造提升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士,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制定提升改造方案,充分体现镇村站点主题特色。提升软实力,针对合伙人开设专题培训班、业务能力大比武、服务评优等活动,调动站点合伙人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打造镇级优秀站点5个,村级优秀站点25个,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宣传推广“关山草原”品牌,完善农产品上行产业链。通过线上爆款打造、广告栏、直播、专馆,线下电商博览会、农民丰收节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推广公共品牌。印制农产品标准化溯源码40万枚,强化“陇县五宝”溯源码使用,督促跟踪电商产业园监测,五宝溯源码使用情况。通过品牌效应和品牌价值推动农产品增值,提升农产品溢价能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