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筑基,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创新“首错免责、首违不罚”清单,办理信用修复8户;明确“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17类46项,全县年报公示率92.4%,位居全市前列;修订《陇县食品安全“红黑榜”管理制度》,发挥“红榜”示范作用,倒逼“黑榜”落实主体责任。
以“法”为本,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出台10项配套制度,编撰《市场监管常用法律法规汇编》3册,做到人手一套;召开春训会,邀请市局专家培训监管法规,指导执法人员灵活用法;开展“5·20”世界计量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治素养;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配发综合行政执法制服、执法记录仪37台和快检箱12个,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以“智”赋能,优化数字管理环境。筹资50万元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指挥中心3处,为32户规上餐饮业和108所学校食堂装上“千里眼”;在经营面积50㎡以上的137家餐饮单位推行安装第二批“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监管。
以“创”促新,提升放心消费环境。通过“四道关口”,捧回“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金字招牌;圆满完成我县个私协及个私协党委换届,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了“3·15”活动,发表电视讲话,观看央视晚会,排查曝光问题;举办二月二新春购物节,带动消费20多亿元;创新“十小监管”工作模式,受到省市局和县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被多个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国县级层面率先出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设立基金50万元,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