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培训提素质。围绕干奶期羊场管理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坚持羊专家与土专家结合,理论与实操结合。全力实施中国长城资产“山羊卫士”特训班项目,已累计举办羔羊培育、饲草生产加工及饲喂、人工授精等线上线下各类技术培训49(场)次,培训人员6580人(次),解决实际问题735件次,开展诊疗3600多例,让养殖知识入脑入心,让实操技能见行见效,让羊场管理提质提标,全面提升养殖场(户)饲养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是抓服务转作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将干部作风作为检验产业发展的试金石,深入镇村,走进圈舍,现场答疑,精准服务。对216个养殖场(户)分别从良种繁育、饲草、羔羊培育等6各方面开展“一厂一策”技术指导服务,累计入场服务392人次,2657场(户)次,帮助解决问题415件,建立指导台账,督促落实措施,助力养殖场(户)多产羔、多交奶、多收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作风硬,本领强的干部队伍。
三是抓项目强支撑。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路,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做到开工项目与谋划项目同推进、同部署、同谋划。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等中省市项目顺利实施,谋划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项目,规模化羊场大数据平台建设、移动式控温杨羊棚集中示范基地和万只羊场挤奶站建设等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820.7万元,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激活百亿乳都建设的“新引擎”,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四是抓监管保安全。坚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力开展秋季防疫查缺补漏。目前,秋季动物免疫密度、挂标率和建档率均达100%,根据“镇站技术人员包村包大户、村干部包散养户”的网格化排查监管清单,严格落实疫情排查报告制度,同时强化养殖场风险管控与畜产品安全监督,聚焦“一棵草”之微,贯穿“一只羊”之养,成就“一杯奶”之优,全流程跟进监管,为养殖场安全运营保驾护航,织密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防护网”,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