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以及上级机关决定、命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研究并制定适合本镇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2.组织制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编制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和产业布局。制定和组织实施全镇农业、农村、社区等城市化建设的规划和措施。
3.负责全镇社会事务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组织建设。负责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负责辖区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和集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扶贫开发和公共服务。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建立和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增强信访和矛盾纠纷调解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6.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交通、宗教、规划、土地、公安、司法、人口计生、流动人口、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等各项行政工作。
7.负责配合协助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和部门委托授权的行政执法。
8.负责辖区绩效考核,新社会组织的管理。
9.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指导村、社区等自治组织建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0.承办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堡垒持续强化。围绕主题教育和抓党建促脱贫两个重点,狠抓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一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深化“周誓”活动、践行“四二一”工作法,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抓实抓细党员日常教育,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部署开展“双培双带”工程,按照“支部引领、支委领办,党员示范”的思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将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将产业带头人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人。二是以“党支部+X”为抓手,抓党建促脱贫。选优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打破地域界限,在全镇公开海选优秀人才。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8.2岁,选拔10名女性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5个村各配备了一名35岁以下的常设干部。强化“四支队伍”整合和管理。出台五步问责法,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彻底消除了管理中“抹不开面子、破不开情面”的窘境,促使干部形成步调一致,合力攻坚的乘数效应。在全镇推广“党支部+主题教育+暖心服务”“党支部+主题党日+励志教育”“党支部+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开展“四双”联动主题党日+扶志教育活动和“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党员、贫困户的双教育双培养,培育学用结合先进典范7名,引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发挥村组干部“头雁”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带领贫困户与8大产业基地建立合作,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三是以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按照“三标四明”的要求,杨家庄村率先完成标准化建设,今年争创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大力村创建县级示范村。各村按照7个方面39条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强化日常管理,使组织规范化运行,全面提升基层组织“两力两率”。
(二)坚持惩防并举,廉政建设全面加强。镇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8次,落实了党委的主体责任。一是迅速整改,全面提升。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县委第二巡察组对我镇进行了专项巡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通过班子成员及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巡察组反馈的4大类、30个具体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以整改稳增长、促改革、强管控,切实推动八渡镇各项工作水平。二是强化教育,提升能力。组织了2期镇村组干部培训班,专题培训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等。开展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准则》、《条例》,把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党纪法规的学习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公示公告,阳光透明。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落实扶贫领域公示公告制要求,让扶贫资金使用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公开透明,群众满意。四是加强监督,强化问责。强化扶贫领域资金使用的监督,发现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今年以来全镇共进行廉政预警谈话9人次,运用“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处置23人。受理信访件11件,持续开展农村“微腐败”治理行动,聚焦脱贫攻坚、民生惠民、等关键领域,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10件,党纪处分9人。加强明察暗访,对出现违反制度、值班空岗、私自离岗等问题的1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三)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高线达标。围绕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镇党委、政府科学研判,制定完善脱贫退出三年滚动计划,落实“八个一批”帮扶举措,确保年度减贫计划全面完成。围绕“577”脱贫退出标准,4个贫困村高线达标,331户1196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14.3%降至0.87%。一是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发放扶持资金170.68万元,649户贫困户自主“点菜”,发展长短结合的致富产业,筑牢脱贫基础。依托7个扶贫“双百”示范基地,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资金入股收益分红、托管代养利润分红、基地务工劳务增收、技术培训自主发展五种模式,417户贫困户嵌入基地产业链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依托“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总投资982.5万元,在4个村建成中蜂、奶山羊、饲草种植加工项目基地5个,年分红25.8万元,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两房”建设全面达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移民搬迁172户726人,享受补助资金1710万元,通过县城安置、镇区集中安置、村内分散安置方式已全部搬迁入住。贫困户危房改造286户,享受补助资金529万元,非贫困户土坯房提升改造237户,享受补助资金190.6万元,实现了安全住房有保障。三是基础设施精准到村。围绕村退出7条标准,投资4332.53万元,实施基建项目41个,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三所、改建标准化卫生室二所,堤防工程2020米,新建通村(通组)水泥路45.5公里,新建广场5处,文化墙800米,u型渠2620米,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四是政策落实精准到户。全镇所有贫困户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保险,累计692人(其中大病人数117人)报销总费用380.05万元,实行了“贫困户签约医生”,与有645户大病患者家庭签订了合约,每月进行一次上门体检服务。全镇106户1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新入学的大学生享受上学扶持金。聘用生态护林员53名,发放护林员补贴21.2万元,生态效益补偿483户,发放生态效益补偿金29.01万元。组织贫困群众技能培训470人次,双百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就近转移就业11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69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岗安置71人。为129户有能力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87.9万元,互助资金协会发放贷款224.7万元。落实社保政策,342户994名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80万元,为29户29名特困人员(五保户)发放供养金13万元,为6户贫困群众发放临时救助7万元,为340名残疾人(其中贫困残疾人113名)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费23.6万元,为545名高龄老人(贫困户137名)发放高龄补贴28万元,为1513名60岁以上老人(贫困老人239名)发放养老金20.3万元。五是驻村帮扶扎实有效。11个帮扶单位,57名四支队伍”干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全村农户实行全覆盖包抓,每月持续开展大宣传大走访活动,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确保群众政策知晓率、精准帮扶率和干部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坚持多点突破,全域旅游加速推进。精准定位“山水田园、生态八渡”,唱响山水田园观光游品牌,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生态养生旅游名镇。一是加大宣传推介,做旺旅游人气。成功举办第七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陇县“山水田园•生态八渡”全域旅游系列活动。文化下乡、书画摄影展、名优农特产品展销、美食品鉴、休闲垂钓、生态公益宣传等活动精彩纷呈,“桃园蜂谷”、自驾游营地、民宿接待点、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全域旅游特色亮点充分展示了我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及省市媒体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提升,打造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建成功能齐全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1处,建设生态停车场4000平方米,修建小景观20余处,完成绿化300亩,环村林带100亩;建成星级旅游公厕2座,景区标准化标识系统全覆盖;完善自驾游营地和帐篷营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农家乐接待户6户,打造了渔乐园、垂钓园等一批有特色农家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乐园垂钓、牛心山猎奇、青阳峡观光、智慧园采摘、荔园山庄休闲、桃园蜜谷品购的生态旅游体系。三是产旅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我镇将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以体验农耕文化和采摘乐趣为方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建成优质苹果、樱桃、油桃等观光采摘园850亩;赤芍、五味子观光园230亩,设施农业香菇观光大棚50座,拉动生态休闲旅游的同时带动群众实现产业增收。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蜂业扶贫示范企业”,“老帐人”土蜂蜜、“秦八渡”乌鸡蛋、“牛心山”土鸡蛋等一批八渡本土品牌享誉市场,产旅融合发展的理念为八渡山水田园观光游注入了全民参与、全域发展的新动力。
(五)坚持项目支撑,追赶超越势头强劲。抓住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实施一批立足当前、惠及长远的项目,奋力实现追赶超越新篇章。一是全面完成县考镇6个办实事项目。投资1059.70万元,完成八渡镇扶贫移民搬迁安置楼项目;投资458万元,完成八渡镇中心校宿办楼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食用菌大棚项目;投资599万元,完成中蜂养殖基地续建和蜂产品开发项目;投资150万元,完成领导干部周转房建设项目;投资600万元,完成杨家庄、大力、党家河、高楼四个村光伏发电项目。二是完成生态雅村强基工程项目。投资848.98万元,完成7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及防洪挡墙项目;投资1284.5万元,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投资517.34万元,完成村组道路硬化项目。三是完成“最后一公里”项目。投资1068.69万元,完成硬化村组道路30.67公里。四是完成扶贫项目。投资382.29万元,完成贫困村基础设施及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镇5个村共谋划实施办实事项目15个,总投资794.81万元。依托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围绕农业产业深加工招商,聚焦乡村旅游、休闲观光、自驾游营地等旅游重点领域招商,累计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6112万元;完成项目资金争取120万元,较上年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六)坚持重点突破,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支持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同步发展,突破生态乳都,打造蜜蜂小镇,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烤烟3800亩,新栽核桃2000亩。建成千只奶山羊养殖场3个,500只规模养殖场2个,家庭牧场2个,50只以上规模养殖大户体达到50户,奶山羊存栏达到1万只,防疫密度达到100%。配套建成党家河饲草种植基地一处,带动群众参与乳业全产业链经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产业,建设1200吨蜂产品建工基地一处,中蜂繁育基地1个,养殖基地2个,带动贫困群众420户发展中蜂脱贫致富,全镇中蜂存栏12000箱,年产值600万元以上。
(七)坚持共建共享,民生保障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抓好校园标准化建设,投资500万元,建成八渡镇中心小学宿办楼2栋。提高教育质量,全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100%,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对八渡籍高考上线一本、二本学生进行奖励。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5个、解决了群众就医困难,提高门诊费报销比例,极大的减轻了群众负担。对患重病的群众,通过合疗报销、大病救助、保险理赔,民政救助,慈善捐助,构建了多重防线。加强便民服务,规范建成6个便民服务大厅,严格坐班值班,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关爱弱势群体,建成了6个老年幸福院,购置按摩椅、麻将桌等文娱设施,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配合县上开展文化惠民政策,加强镇综合文体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社会保障,加大对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全镇纳入低保342户994人,合疗参保人数达到9073人,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90人。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全国文明镇复审过关,巩固了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杨家庄村争创市级美丽乡村。在机关、学校等地举办道德讲堂4场次。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三八”登山活动;开展陕西好人推荐活动,共推荐陕西好人线索500余人次。
(八)坚持综合施策,常抓不懈确保平安。一是按照全县安全生产六大攻坚战部署,狠抓安全生产,重点对矿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汛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定期排查,对存在的隐患下达通知限期整改,并回访检查整改情况,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全镇排查安装交通安全提醒牌300余块,利用会议、广播、板报等方式广泛宣传道路交通、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等内容,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安全生产镇村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定期在全镇摸排扫黑除恶问题线索,认真做好平安建设、“三率”提升及新时代“十个没有”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三是积极开展信访“三大”活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一年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6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余起,接待群众来访20余人次,及时化解矛盾,办结率达到90%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和所属事业单位决算。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决算单位共有1个,包括:
序号
单位名称
1
陇县八渡镇人民政府部门本级(机关)
2
陇县八渡镇财政所
3
……
……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41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事业编制16人;实有人员41人,其中行政25人、事业16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有所增长,主要原因为人员工资的增加以及项目增加。
2、本年度收入构成以财政拨款收入为主,财政拨款总收入912.01万元。
3、本年支出为912.0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1.5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2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2.2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万元、农林水支出246.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4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8.17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有所增加,原因为人员的增加导致工资福利增加。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按功能科目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1.5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2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2.2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万元、农林水支出246.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4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8.17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按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为:人员经费488.27万元、公用经费249.82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1.2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用(境)支出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95万元,较上年减少了0.05万元,下降了5% ,主要原因是减少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金额1万元,实际支出0.9万元,较今年预算金额减少了0.1万元,减少了10 %。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0万元,组团0,人数0,较上年无变动;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保有1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9万元,较上年减少0.05万元,下降了5%;公务接待国内接待0万元,批次0,人数0,主要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减少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2018年度无培训费支出。
3、2018年度无会议费支出。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912.01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较去年有所减少,主要是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办公用品的浪费,压缩运行经费。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示例:截至2018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1辆;无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无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2018年当年无购置车辆;无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无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附:八渡镇2018年决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