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保护我县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巩固防治成果,有效控制侧柏叶枯病的继续发生蔓延,结合今年侧柏叶枯病发病实际情况,现制定《2022年陇县侧柏叶枯病防治方案》。
一、防治面积:
今年侧柏叶枯病计划防治面积3469亩,根据无人飞防特点,实际防治面积2620亩,分布我县7镇16个村,分别为东风镇防治面积460亩、东南镇防治面积140亩、城关镇防治面积860亩、温水镇防治面积853亩、新集川防治面积37亩、固关镇防治面积160亩、曹家湾镇防治面积110亩。(在巩固去年防治的基础上,今年新增防治面积500亩,主要分布在东风镇相公山段、城关镇穆家寨高速路洞口至二郎山段、北坡公园、公墓等重点地段)。
二、防治时间:
根据《宝鸡市侧柏叶枯病防治技术措施》和我县气候特点,防治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份上旬。
三、防治办法:
1.营林技术防治
加大侧柏叶枯病枯死木清理力度,并采取适度修枝和间伐,松土、扩盘除草等管护措施,改善生长环境,促进侧柏生长,降低侵染源,增强树木本身的抗性。
(1)采取剪除枝叶。伐除病枯木并集中烧毁,再通过交替喷洒百菌清和多菌灵进一步杀菌,防止病菌传播,达到控制病源的目的。
(2)更新为其它林种或营造混交林,改变林分结构,减少和遏制感染病指数。
2、化学防治
(1)人工喷雾防治。在防治区,于5月下旬前后子囊孢子释放盛期,采用40%多菌灵悬浮剂或40%百菌清悬浮剂、33.5%喹啉铜悬浮剂、1-2%磷酸二氢钾晶体按(1:1:1)比例配制成800陪液,或者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3.5%喹啉铜悬浮剂、1-2%磷酸二氢钾晶体按(1:2:1:1)比例配制成1000陪液,加沉降剂20ml/亩。对树冠集地面枯枝落叶进行两轮交替(间隔时间7-10天左右)喷雾防治。
(2)化学无人机防治。在防治区,5月下旬前后子囊孢子释放盛期,采用33.5%喹啉铜悬浮剂30ml/亩、40%百菌清悬浮剂20ml/亩和40%的多菌灵悬浮剂20ml/亩、水不低于1000ml/亩。选择晴天上午11点以前或下午3点以后,开始飞防。无人机喷洒药物高度为5-7米,每次飞行时间20分钟,补充药物和电池后,再次按设定程序继续飞喷,对树冠进行两轮交替喷施防治,直至完成。
根据采用无人机防治效果数据显示,今年继续采用招标防治公司无人机防治,无人机防治有以下几个优点:
(1)减少防治成本、提高农药使用效率。
无人机与传统人工喷施相比,具有效率高、节水节药、喷洒均匀等特点,人工喷洒农药每人每小时只能喷0.5亩地左右,不但作业劳动强度大,且人工喷施在对高大密集型林木作业更是无能为力,采用无人飞机喷洒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其效率是地面机械的5倍,是人工常规喷洒的60倍以上,并可大幅度降低防治成本。
(2)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
无人机是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一般喷洒飞行速度为3米/秒,作业宽度为4-8米,并且能与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米的固定高度,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覆盖密度高,喷洒均匀,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较好,同时,由于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做到了人机分离,避免了人工喷洒长时间接触农药,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农药中毒的风险。
四、防治药剂:
无人机防治药物主要采用33.5%喹啉铜悬浮剂30ml/亩、40%百菌清悬浮剂20ml/亩和40%的多菌灵悬浮剂20ml/亩、水不低于1000ml/亩。按比例混合喷洒。
五、防治费用:
本次防治合计费用预算为57.4万元,其中:
1、无人机防治费用共计预算为52.4万元。根据往年无人机防治招标价,每亩防治费用预算为100元/轮,其中包括(无人机防治费用和药剂费),防治面积为2620亩,防治两轮,共计防治费用52.4万元。
2、人工劳务费用预算为4万元。包括砍灌,修路等费用,防治期间为了保障后勤工作,使防治工作每天能按计划完成,每天需要雇佣20名临时工,预计工期20天,每人每天工费100元。
3、车辆费用预算为0.6万元。租用车辆20天,每天300元。
4、差旅费用预算为0.2万元。共计出差人员100人次,每人每天20元。
5、资料费用预算为0.2万元。设计资料20份,每份100元。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了由林业局主管局长为组长,县林业局林政股负责人、林业站负责人为成员的侧柏叶枯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防治任务的下达、防治经费的筹措和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2、技术保障。由县林业工作站森防组负责本次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在防治过程中,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监督指导,每天检查验收,签订验收单,确保用药量和防治面积,使防治不留死角,保质保量完成防治任务。防治技术人员将防治结束后,对防治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调查防治效果数据的采集,掌握此次防治成效率;分析药品使用率和核实喷雾防治到位率等,并做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