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侯旭瑞
赵志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第17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以及建议内容,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办案思路、目标、举措,安排局食品股牵头办理,主要领导多次督导提案办理情况,确保取得实效。该提案经过精细办理,现已办结并答复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制度机制。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制定风险管控清单,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165名,食品安全员2318名,有效防控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全县划分为31个网格区,将全系统54名干部嵌入网格,开展网格区全覆盖检查2轮次,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问题90多个,下发责改通知书12份,夯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二是落实属地责任。县、镇、村298名包保干部常态化督导检查227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问题发现率5.04%、整改率98.71%,均居全市前列。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印发《陇县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陇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挂牌督办和约谈办法》《陇县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等文件,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体系日趋健全。截至目前,共下发提醒督促函12份,充分发挥了机制作用,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强化监管执法,排查风险隐患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印发集中整治工作指引、方案、通知4份,成立了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集中整治工作部署推进会共3次,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夯实责任,有力有序、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定点包抓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工作机制,全县847家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落实了监管帮扶人员,解决基层工作力量与监管对象不匹配的问题,确保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有成效。聚焦农村“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无证无照经营以及“三防”设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29家次,发现整改问题85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6份;检查报备农村集体聚餐193家3421桌,整改安全隐患95个;开展食用农产品、食用植物油以及复用餐饮具监督抽检58批次,1批次不合格,正在依法核查处置;立案查处4起,办结2起,罚没款7250元,没收过期食品510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对天成镇、东风镇等9个镇集中整治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共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4家,发现问题10个;加强行纪衔接,向县纪委监委移送线索1条。向行业主管部门发送提醒敦促函4份,发布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2期、公开征集问题线索通告1期,在县融媒体中心发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通告1期,大力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氛围。二是深入开展食品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共检查生产企业1户、小作坊11家(其中有1家为无证经营)、食用植物油销售单位238家、使用单位172家,发现问题隐患35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建立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目前责改的问题已在限期内整改到位,无证经营的1户小作坊已停业整顿。三是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对全县19家食品生产企业以及90家小作坊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3个,已整改到位。陪同省级局对3家羊乳企业、1家牛乳企业开展抽检1次,并对全县所有奶吧以及1户农民自产自销的鲜奶进行监督抽检。四是严控食品经营质量。完成全县1290家食品销售单位风险分级评定。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重点问题食品农产品联合专项整治、肉制品集中整治、四类场所专项整治等,检查销售单位450多户,召开集体约谈会3次,约谈市场主体48户,发布消费提示2期。建成农村食品经营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店10家,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五是加强餐饮环节安全监管。开展35家校园大宗食材供应商抽检检查。完成县内835户餐饮单位风险分级评定工作,评定率100%。对835户餐饮单位加强日常监管。检查报备农村集体聚餐193家3421桌,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三、强化检验检测,筑牢食安屏障
制定2025年监督抽检计划,开展全系统食品安全快检人员业务培训,截至目前,完成2025年度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共382批次,任务完成率和抽检不合格率位居全市前列。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活动6期,累计监督抽检31批次,免费为群众检测蔬菜等食用农产品44批次。围绕蔬菜、水果、肉类产品中的高风险品种,开展快检1361批次,发挥了检验检测监测预警作用。
四、保持铁腕态势,严打违法犯罪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食品类案件16起,罚款74570.16元,上报典型案件1起,有效打击了食品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市场秩序。
五、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社会共治
一是营造食安氛围。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3次,悬挂横幅8条,滚动式播放宣传标语60多条,摆放展板12面,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0多份,形成了人人关注、社会共治浓厚氛围。发布食品消费提示3期,发布《关于“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通告》,引导群众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畅通12315和12345投诉举报渠道,年内处理食品投诉举报98起,全部按期办结答复。出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设立举报奖励基金50万元,成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选聘监督员60人,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三是做好舆情应对。建立完善重大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和快速响应机制,扎实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处置省、市转办的食品安全舆情1起,避免舆情炒作引发不良社会影响。
六、创新监管模式,深化智慧监管
在全县93所供餐学校大力推行“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和“即诉即办”工作机制,健全了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208户餐饮单位并网运行,对餐饮后厨实现了实时监督,累计开展线上巡查1536次,发现违规问题62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县29家餐饮单位推广“放心餐饮社会监督码”,将后厨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更需要全社会共治共享,再次感谢您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恳请您继续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6日
(联系人:陈小明 联系电话:0917-460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