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李治平
县政协文史委、米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工作的提案》(第3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多措并举,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素养导向,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精品课展评、优质课观摩展示等活动,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精心研课磨课,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2.大力推行教改实验。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实施“作业革命”与“成志教育”教改实验,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连续两年组织召开“作业革命·成志教育”教改实验成果观摩研讨暨展示交流会,助推两项教改实验持续深入推进。
3.全面加强作业管理。将作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管理内容,要求学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二、从严监管,有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1.统筹部署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按照“巩固、深化、提升、防风险”的工作原则,协调教体、文旅、科技、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消防等责任部门,统筹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2.严查学科隐形变异。紧盯重点场所,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进行重点排查;紧盯重点机构,严防超范围招收生,防止非学科类机构打“擦边球”开展学科类培训;紧盯重点时段,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提醒提示,加强检查巡查,遏制隐形变异现象。
3.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实行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和“黑白名单”制度。聚焦培训时间、从业人员、合同签订、收费公示、广告管控、安全管理等环节,协同各相关部门进行常态化巡查检查,全面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持续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三、提质增效,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1.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全县义务段所有中小学校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5天,每天2课时),学校覆盖率100%。各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2.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指导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在进行作业辅导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等服务项目和社团活动,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3.加强动态监测督导。建立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动态监测机制,各中小学校及时填报更新基础教育管理监测平台,定期通报各镇、校工作进展情况,将课后服务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四、持续发力,巩固提升“双减”工作成效
1.全面规范课程设置。要求全县各中小学校均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强化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劳动教育等课程。同时注重幼小衔接,在幼儿园与小学起始年级积极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落实零起点教学,降低起始年级教学难度,有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
2.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依托国家“双减”政策的纵向深入推进,助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趋于规范、科学、合理。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考核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革,引导学校建立全面的人才观与质量观。
3.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同时,深化家校社协同共育,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4.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组织开展合唱艺术节、科技节、读书月及各类体育赛事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陇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闫振威 电话:0917-4604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