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已经开始了,您今年缴费了吗?根据平时后台咨询的热点问题,小编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常见的认识误区为您做一解析。
误区一
缴费档次只能选最低缴费标准。。。。。。
经常在公众号后台或咨询电话有参保群众咨询:“过去缴费档次太低了,能不能补成较高的档次?”
不能哦,当年的缴费记录和对应的财政补贴已经录入系统了,是没有办法补缴差额变更为更高缴费档次的。如果想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就从今年开始吧!从今年开始选择更高档次也是没问题的!
近年来由于县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市各县区最低缴费水平已提升至500元,同时为低保对象、特困群体、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人员保留400元及以下缴费档次。划重点哦,500元缴费档次是“最低标准”,参保居民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缴费档次,最高可以选至3000元/年的缴费标准。
缴费标准不是“唯一”的,鼓励“多缴多得”,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误区二
断保了,居民养老保险补费干脆在60岁到龄时补
有很多参保居民知道自己到龄时缴费不足十五年,想着反正都要补费,干脆到六十岁该领取待遇的时候一并补缴费。其实这种做法是可能会影响自身利益的。
首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随时都可以补费。只要想起来了,只要当年缴费已开通,您就可以拿起手机,把欠缴的年度及时补上,不用等到六十岁再进行补费。
其次,补缴费需补缴正常缴费部分、财政补贴部分以及利息部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用的是年复利计息方式,拖的时间越久,计息越多,补缴越多。
第三,60岁到龄时如有需要补费的,养老待遇从补费到账次月起开始享受。也就是说补缴费晚了,会导致待遇也领得晚。
再额外强调一点,补缴费不计算为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指的是在正常缴费15年的基础上,每多缴一年,每月养老金多10元。如果是补缴的,则无法享受加发的基础养老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