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陇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2-04-12 09:32:12 浏览次数:

(征求意见稿)

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筑牢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把“十大提升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千方百计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巩固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

1.完善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优化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全面查、从严核、精准帮、评估销、抽样检“五步协同”防返贫工作机制,继续推行“432”和“三必访四必核五研判”工作法,紧盯“三类群体”,落实网格化,做实信息化,定期排查、简化流程、动态管理,加强镇村全面排查与部门数据核查有效对接,及时确定帮扶责任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坚决杜绝发生返贫致贫。做好动态监测数字化平台建设,密切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巩固情况,落实监测对象防返贫保险,加快构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统筹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筛查返贫致贫风险,兜紧兜牢防返贫底线。(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2.强化日常信息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日常信息采集维护各项任务,建立健全信息更新维护责任清单,常态化推进务工信息采集、项目信息入库、监测对象新增和错误信息更正等具体业务,认真做好周报、月报、季报等各项统计报表的按时上报,要建立督查追责回溯制度,强化责任担当,推进报表审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3.持续提升系统数据质量。常态化推进系统平台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建立完善信息更正纠错机制,严把“采集录入、数据审核、数据核准、督查指导和预警审查”等五个数据质量提升关口,加强数据比对,开展数据集中清洗和评估工作,及时补正完善问题数据,关注各类数据指标的逻辑关系,将数据清洗工作常态化,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4.做好数据共享共建共用。加快推进数据信息一体化工作,认真开展数据比对,及时主动与民政、住建、教体、医保、人社、农业、残联等行业部门开展数据比对、交换和推送,互通有无,查缺补漏,相互印证指标的准确性,完整性。要积极对接涉农单位,打通涉农数据来源渠道,整合有效数据资源,推进数据共享共建共用。(县乡村振兴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残联等有关部门,各镇)

5.推动乡村振兴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据中、省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以农村厕所革命信息化为突破口,探索推进全省乡村振兴信息化建设工作平台建设。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组织镇村采集录入全部农户相关信息,并对指标构建和服务内容进行终端效验,反馈开展相关数据校验,保障农村厕所革命信息化稳妥有效推进。(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二)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

6.持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夯实“七长”责任制,全面做好重点对象家庭学生动态监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率达到100%。认真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扎实做好五类特殊困难儿童少年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县教体局、各镇)

7.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简化“两病”医保认定程序,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效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县医保局、县卫健局、各镇)

8.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农房安全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强化农户住房日常动态监测,跟进做好住房安全鉴定和动态帮扶,同步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不断提升农户住房质量。6月底前,全面完成2021年因灾损毁剩余D级危房重建工程,并全部入住。(县住建局、各镇)

9.持续提升饮水安全水平。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年内不少于2次,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1次水质检测。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管护,完善管护机制,巩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成果,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县水利局、各镇)

10.持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保持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综合运用刚性支出顶格扣减、家庭财产适当豁免、重病重残“单人保”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对有集中供养需求的农村特困精神障碍人员应养尽养;临时救助按照分类分层的标准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对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兜底保障对象,多措并举解决实际困难。(县民政局、县残联、各镇)

(三)持续抓好产业就业稳增收

11.抓好产业发展促增收。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削薄培强”行动,规范集体经济收入管理使用。紧紧围绕县域首位产业,做大做优奶山羊、苹果、核桃、烤烟、食用菌、中蜂六大特色产业,支持帮扶产业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持续培育“陇县五宝”农产品品牌,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明确农户享受收益方式和比例,逐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持续增加收入。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多形式开展农特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多措并举帮销农特产品。(县农业农村局、各镇)

12.做好就业帮扶稳增收。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用足用活稳就业促发展“十条”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组织转移就业7万人以上,其中脱贫人口3万人以上。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强化省内劳务协作,进一步开发和规范管理公益岗位,全面落实劳务输出、公益岗位、帮扶基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等就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带动更多劳动力就近就业,继续实行稳岗就业实名制管理,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和收入水平“两个稳中有增”。(县人社局、各镇)

13.用好金融政策助增收。做好小额信贷工作,做到应贷尽贷,新增规模超过去年水平,获贷率居于全市前列,逾期率低于0.5%以内。发挥互助资金协会作用,做到应贷及贷。做好村级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用好收益,按照收益分配要求规范分配使用。(县人行、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镇)

(四)持续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14.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对全县3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布局,引导市场主体向安置社区发展,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县发改局、各镇)

15.持续促进社会融入。厘清居住地、户籍地管理事项和责任,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社区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促进社会融入,防止出现“两头跑”“老人回流”。据实做好搬迁家庭因人口增长住房困难摸排工作,积极妥善解决搬迁户家庭新增人口住房难题。(县发改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16.持续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开展搬迁群众产业就业摸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做好产业培育和产业帮扶。对搬迁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脱贫户家庭,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实现动态清零、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五)持续强化资金项目使用管理

17.做好资金使用管理。按照过渡期资金投入保持总体稳定的要求,做好县级衔接资金配套工作,4月底前足额下达。进一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着眼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做好项目谋划,建好项目库。同时,立足区域特色资源,重点突出优势产业项目,谋划一批能落地、效益好的产业项目,确保产业项目资金占比达55%以上。(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委政法委等有关部门,各镇)

18.强化项目质量监管。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结合行业部门规划、建设标准、资金使用负面清单等指标,对拟入库项目从合规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规范性审核。全面落实公告公示制度,严格规范项目公示内容和公示时间,确保公告公示要素齐全、链接有效、数字准确。持续加强资金监管和项目质量管理,加快资金项目开工建设进度,确保3月底前,衔接资金项目开工率达100%。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项目评价办法,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管控,力争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19.规范扶贫资产管理。持续做好各类扶贫项目资产的评估、登记、确权及后续监管、指导和服务等工作,3月底前完成2021年所有衔接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确权登记移交工作。坚持对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及时开展年度审计,落实建立市场化管理、资产防风险、资产收益分配、资产折旧、资产处置五项制度,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促进资产增值保值。加强日常监管,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限时整改。深化公益性扶贫资产管理模式,提升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水平,确保公益性扶贫项目资产长久发挥效益。(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有关行业部门,各镇)

20.加强基础设施管护。健全县、镇、村三级管护机制,全面贯彻落实“1+12”管理办法,落实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明确镇村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协同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统筹整合村级基础设施管护岗位与光伏设施管护岗位、公益事业岗位设置,同时加强管护队伍能力建设,提高管护人员薪酬,规范管理资金投入,对人员管理、工资兑付、管护成效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突出绩效管理,扎实落实管护机制,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六)持续深化社会帮扶

21.加大驻村帮扶力度。进一步厘清驻村帮扶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加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管理考核,持续推行积分制管理,确保在岗在状态,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及农村党建等工作,落实激励奖励政策,鞭策驻村干部在一线担当作为。配合做好中央定点单位、省市单位定点帮扶,创新、拓展帮扶方式方法,拓展帮扶领域,做好服务保障,积极争取支持。(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22.深化苏陕协作。持续加强与铜山区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科技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确保苏陕协作发挥最大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至少引进1个大体量苏陕协作项目,用好协作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加快项目建设,助力我县乡村振兴。(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23.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调动和吸引县内外各类工商企业、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帮扶,凝聚社会帮扶强大合力。立足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技术帮扶、文化帮扶、慈善帮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力推动行动实验项目体系建设,组织积极申报实验项目,6月底前完成项目县级认定,形成项目清单,确保帮扶项目落地落实,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科技局、县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各镇)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七)持续深化“十大提升行动”

24.坚持示范带动。结合“五大振兴”、“十四五”规划相关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着力打造示范点、示范项目,通过定标准、并责任、定制度、定时限的“四定举措”,调整优化市县两级示范点位,每个单项行动在每镇抓一个县级示范点或示范村,在全县各打造一个市级示范点或示范村,以点带面,抓点示范,带动“十大提升行动”落地落实。(县乡村振兴局、县级有关行业部门,各镇)

25.坚持月调度、季例会制度。每个行动牵头部门每月末收集梳理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推进会,统筹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各镇村积极做好示范点或示范村打造,负责具体工作任务落实,以“十大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出成效。(县乡村振兴局、县级有关行业部门,各镇)

(八)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26.加快编制规划。要加快乡村振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在县镇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启动第二批10个示范村规划编制,注重实际实效。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用好涉农整合资金、专项债等,策划包装实施一批项目,开展好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快农村水电路气讯提升改造,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面落实林长制,开展绿化造林,抓好森林防火防虫防破坏,加强天然林、草原保护管理和生态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按照“六有”标准,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电力局、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27.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启动实施农村改厕质量提升年行动,立足农民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改厕模式,提高改厕质量,完成问题厕所整改任务1000座,新建农村公厕20座。坚持“递次推进、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确保污水治理设施设备常态化运行,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机制,推广新型处理技术,解决好垃圾围城、围村等问题。以“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抓好村貌、户貌、人貌等“三貌”提升。开展美丽宜居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九)继续加强乡村治理

28.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十小自治”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自治和德治发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通过法治规范权力运行、兜住道德底线。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创新经验,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工作,培育一批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统筹整合防疫、平安建设、防返贫监测等网格力量,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持续打击“村霸”和农村黑恶势力,深化“八帮八解”,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各镇)

29.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指导规范村规民约制定,建立健全指导性标准规范和约束奖惩机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作用,着力探索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强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等有关部门,各镇)

30.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机制,完善县、镇、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规范运行管理,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持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优化实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推荐评选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大力开展各类典型事迹宣讲,深入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自觉投身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内生动力。(县乡村振兴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各镇)

三、强化保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出实效

(十)不断提升有效衔接工作水平

31.稳定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特惠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做好政策成效跟踪监测和反馈,不断细化和完善各项帮扶政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32.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建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队伍,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以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健康产业等为突破口,支持科技特派员投身优势特色产业创业,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推动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等关键技术难题,增强脱贫地区创新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培养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主,统筹做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全面筑牢乡村人才振兴基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33.抓好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制定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分层分级开展干部培训,确保9月底前县级及以下干部培训一遍,对新任职、新轮换干部及时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系统干部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场教学培训、外出观摩交流培训、网络视频培训等方式,提升干部培训实效。(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十一)持续加强乡村振兴典型宣传

34.做好典型示范引领。加大防返贫监测帮扶、就业帮扶、扶贫资产管理等经验的宣传力度,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挖掘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任务,全面实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打造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好中省市乡村振兴评选表彰推荐工作,挖掘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提升陇县乡村振兴影响力。(县委宣传部、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3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题主线,围绕巩固成果、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总结和提炼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强化宣传推介。要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讲好陇县乡村振兴故事。要注重舆论引导,抓细抓实日常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十二)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36.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坚持系统化、科学化整改思路,认真抓好中省市等各级各类反馈通报问题整改,逐级建立“三单一账”(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整改台账),较真碰硬,真改彻改,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县乡村振兴局、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

37.强化督导检查考评。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督查督导工作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细化完善督导考核内容和方式,对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问题解决和主要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督查督办,通报情况。年底对各镇、县级相关部门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结果进行专项通报,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协调做好中省后评估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问题反复出现、责任落实不力、失职渎职、工作不严不实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各镇)

38.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解放思想开新局、转变作风创一流”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动工作落细落实。(县纪委监委、县级各行业部门、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