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企业:
6月份以来,我省连续发生渭南陕化煤化工“6·18”、渭南陕西昶源“7·18”、西咸新区咸阳豫陕福“7·29”和榆林子洲“8·8”四起有限空间中毒事故(事件),造成8人死亡。这些事故(事件)暴露出各地有限空间作业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违规违章现象较多。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批示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态势,根据县安委办〔2021〕39号文件要求,决定自即日起至2021年12月,在全县集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摸清有限空间作业底数,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台账。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制度建立完善,作业风险得到全面辨识和管控,通风、检测、监控等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相关人员安全培训到位,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做到“九有一禁止”(九有:有辨识、有标识、有告知、有审批、有通风、有检测、有设备、有监护、有教育;一禁止:禁止盲目施救);建立监管长效工作机制,有效遏制有限空间事故。
二、整治重点
(一)全面开展摸排辨识。所有涉及有限空间的生产经营单位,对有限空间开展一次系统摸排辨识,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特别是要加大对容易忽视、监管主体不明的枯井、废弃水窖等场所摸排。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涉爆粉尘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有限空间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对摸排出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及时设置(更新)安全警示牌和风险告知牌。
(二)强化风险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和相关技术标准,要密切防范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制度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对日常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加装强制通风、监测报警和视频监控等装置系统,并将监测参数和监控视频同步传输至值班室,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有限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通风、监测、照明、监控等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要严格门禁管理,严禁擅自进入或者检测不合格进入封闭式有限空间。
(三)规范现场作业管理。存在中毒窒息、燃爆火灾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落实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经生产经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实施作业必须落实监护和应急措施,组织作业前培训,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风险、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对有限空间氧含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并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或连续检测。
(四)严禁盲目实施救援。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定期组织演练。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深刻汲取由于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扩大的惨痛教训,要把事故案例作为安全警示教育学习资料,宣贯到每一名作业人员,让每一名作业人员都知晓盲目救援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坚决杜绝盲目施救事故的发生。
三、整治步骤
(一)安排部署(10月1日前)。各生产经营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迅速开展工作。
(二)自查自改(10月1日至10月31日前)。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全面辨识本单位有限空间并建立台账,填写《有限空间汇总表》(附件1)。对照专项整治重点内容,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和时限,组织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要素辨识、检测,细致排查隐患,制定管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按照分级分类管控要求建立清单台账,逐一落实整改。10月底前,将自查自改情况报县应急管理局。
(三)督导检查(11月1日至11月30日前)。县应急管理局将在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指导和集中执法,切实解决好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整治方案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
(四)总结提升(12月1日至12月31日前)。县应急管理局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填写《有限空间验收确认表》(附件2)。市、县安委办将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督导。各生产经营企业将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于12月15日前报县应急管理局。
四、工作要求
一、积极安排部署,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排查有限空间安全风险隐患。各类企业要克服轻视麻痹思想,积极部署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把有限空间作业作为危险作业进行管理,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和作业审批,做到条件不具备不作业、未履行审批手续不作业。
二、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各企业要全面组织开展有本行业特点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企业员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和作业管控能力,提增强安全意识。
三、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各企业要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等安全管理规定,做好科学预防、科学施救。
四、强化监督,严格执法。县应急管理局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监管、督查检查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对违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将按照上限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