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立即开展农业抗灾自救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时间: 2021-10-08 15:57:13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

10月3日-10月5日,我县遭受持续降雨天气,对玉米秋收、小麦秋播、蔬菜生产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加大技术服务支撑力度,宣传落实好各项抗灾自救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减轻灾害损失,夯实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基础,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服务。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粮食安全历来为国之大者,各镇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为统揽,以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中省市粮食安全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当前我县抗灾防涝工作现状,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各项抗灾减灾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各镇人民政府,要落实好党政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安排镇村干部群众,逐村逐组开展灾害发生、发展及损失情况摸底排查,确定专人及时准确上报灾害面积、受灾类型、严重程度等资料信息,为上级部门正确决策,制定完善的灾害预防补救方案,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资料;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积极组织群众,采取开沟排涝、及时补种等技术措施,开展生产自救,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局属各单位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积极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发展动态,结合近期天气预报和“三秋”工作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和抗灾自救技术意见;重心下移靠前指导,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分片包抓,加大培训宣传现场指导力度,确保各项灾害预防补救措施落到实处。

二、区别对待、科学施策

受本次阴雨天气影响,我县山区镇村秋播小麦冲毁较重,玉米秋收延迟,川塬镇村秋播小麦田块局部出现内涝,排水不畅,影响了小麦出苗生长,各镇和局属各单位,要根据灾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科学施策。

(一)抢排积水。对田间积水严重的川水地小麦田块,要动员各方力量,抓紧挖沟通渠,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机械抽水,全力排除田间积水。对一般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降低土壤湿度。 

(二)抢收腾茬。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加大机械投入量,加快玉米收获进度,提高机收质量;对机械无法进田的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确保应收尽收早收快收。 

(三)抢种补种。本次降雨对山区已播小麦田块影响较大,冲刷严重出现缺苗断垅现象,要及时进行抢时补种,宁早勿晚、抢抓农时,适当加大播籽量,确保基本苗;川塬未播田块,坚持播期服从播种质量,努力做到精细整地和精量播种,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根据播期确定基本苗,做到早播少播、晚播多播,着力构建合理群体;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地块,坚持“四补一促”技术(选用半冬性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科学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

(四)早抓田管。受阴雨天气影响,今年小麦播期明显拉长,田间管理难度加大。要按照“管早管好”的原则,加强冬前田间管理,做好冬季镇压,压实土壤,保证墒情,防止冻害,预防倒伏。对苗情偏弱的地块,结合降雨和浇水,及时施肥,促弱转壮。对土壤墒情变差的地块,及时浇好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 

(五)早防病虫。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科学选用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基数。对小麦条锈病,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力争早发现早防控。对小麦草害,坚持春草秋治,在气温适合时,选用对路药剂,抓紧开展化学除草。

(六)蔬菜管理。设施大棚要及时检修设施设备,加固立柱,防止因大风降雨引发的棚体倒塌,并及时抢修田间排水渠道,清理棚内积水,降低棚内湿度;对于积涝严重的大田蔬菜,要及时清渍排涝,避免因蔬菜根部积水,呼吸作用受阻而引起死亡;要结合天气情况,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田间湿度大,易引发多种蔬菜病害,要好病虫害防控、追施补施肥料等关键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确保蔬菜品质不降低,产能不受影响。

三、宣传指导、注重落实

农时不能误,农事不能耽。面对严峻的秋收秋播、抗灾防涝工作形势,各镇村和局属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统筹兼顾密切配合,发挥好组织宣传作用。充分利用电视、短信、微信等媒体,结合发放技术资料、实地指导等,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秋收秋播及抗灾防涝知识技术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抗灾救灾技术的知晓率,确保重点技术到户,关键技术到人,并根据作物长势、田间墒情、养分丰欠等,制定生产管理技术方案,明确责任注重落实,为作物生长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技术指导服务,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指导服务电话:0917-4601979  0917-4501033


陇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