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
近期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我县大面积发生,病田率已达65%,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切实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早、流行快、危害重,已引起中、省、市高度重视。省市领导多次到市县调研督导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专门派驻督导组常驻我县督导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根据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厅通报,今年小麦条锈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病面积是去年同期的4倍,为近十年最重。近期受温度湿度及大风天气影响,极有利于各种病虫发生与流行,结合小麦长势及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我县病虫危害期集中发生在4月25日至5月15日,发生区域主要在东风、东南、城关、曹家湾、天成、温水镇等川塬灌区麦田。各镇、局属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抓紧抓实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控工作,努力打赢病虫防控阻击战,确保全县夏粮稳产丰收。
二、强化推动,掀起群防群控热潮
病害也是命令,防治就是责任。各镇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组织村组,发动群众,全面开展防治工作,做到统一组织,统一施药,应防尽防,力争5至7天完成第一轮施药防治。对重发区,间隔7至10天后开展第二轮防治。各镇要全面落实病虫防控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措施,广泛发动,迅速掀起我县小麦条锈病防控热潮。局属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抽调精干力量,配合各镇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导工作。
(一)全面推进“一喷三防”。全面推广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一喷三防”技术,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合,一次喷雾,防病、防虫、防早衰、抗倒伏,促粒增重稳增产。在具体用药上,由于今年条锈病发生严重,可选用三唑酮、粉锈宁、戊唑醇等杀菌剂,配合吡虫啉、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与叶面肥混合后,全田均匀喷雾。防治时,要以最大用药量配比,并保证喷液量,每亩30-40公斤,也就是两喷雾器,确保防治效果。防治后间隔一周,根据病害发展进行补防,确保整体防治效果。
(二)全面实施统防统治。按照“打点保面、治川保塬、消灭中心、控制流行”的防治策略,抓住重点地区、关键时期,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将条锈病控制在点片、初发阶段,阻止大面积暴发流行,防早、防小、防了。对千河川道部分发病严重的区块,各镇要配合县农技中心全面开展无人机专业化防治;对集中连片其他区域,各镇要组织村组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统一防治;对山区零星地块,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田,全面统防。
(三)全面宣传发动群众。各镇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四支力量作用,组织发动群众,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大范围、广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全面掀起防控高潮。各镇指定专人每天上报防治情况,农技中心要及时汇总,掌握面上情况,及时研判形势,精准指导落实,坚决打赢条锈病防控攻坚战,确保小麦增产丰收。
三、科学监测预警,加强宣传培训
各镇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土专家作用,踏查每个地块,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压低病原基数,防止扩散蔓延,切实将小麦条锈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局属各单位采取分片包镇,广泛宣传防控技术,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讲解传授技术要点,提高群众防治技术水平和防控意识,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农技中心要采取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的方式,强化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动态信息。农业执法大队要及时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经营行为。
四、强化工作督导,确保实效
按照全县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会议要求,我局将采取局领导分组包片的形式对各镇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推动举措、全面普防工作进展情况、信息报送等方面。对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人员不到位,进展缓慢,防控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严厉追究责任。
附:
1.2020年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技术包抓分配表
2. 2020年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指导检查分组名单
陇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