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1-13 17:25:43 浏览次数:


陇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1月8日)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0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市县委全会及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精神,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主攻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战略产业,聚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较好的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生产总值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以特色园区和基地示范为引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羊乳、苹果、核桃、烤烟、食用菌、中蜂六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粮食总产10.4万吨,增长2.6%。奶牛存栏3.37万头,奶山羊存栏38万只。栽植烤烟3万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新栽优质核桃1万亩、矮砧苹果1.5万亩,完成低产核桃园改造和提升苹果成龄园各2万亩。预计农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4.5%。围绕建设全省千亿羊乳产业集群示范县目标,生态乳都建设成效显著。国外奶山羊良种引进、“粮改饲”、优质饲草、奶源基地、奶山羊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等项目效益彰显,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9.5亿元。

(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探索产业、就业等方面新办法、新措施,扎实推进“1265”菜单式产业扶贫,确保各项政策持续稳定有效。贫困人口减少到887户147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聚焦问题整改,推行“3454”防返贫工作举措,扎实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全力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深度开展与铜山区扶贫协作,落实苏陕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资金2782.6万元。通过了贫困县退出省级专项评估,贫困县退出指标高质量达标,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三)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受秦源煤业闭井影响,全县工业总量减少,增速回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28%。关山尚品沙棘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和氏乳业、小羊妙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凸显,成为生态乳都建设领军企业。园区重点企业中粮包材、绿能牧业、华伦物流、众德汇陶瓷、华凯琉璃瓦等产值效益稳中有升;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风力、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20兆瓦;城源关山饮用水包装生产线、天翔地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等工业项目快速推进。新增“五上”企业12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467户。

(四)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关山草原5A级景区创建扎实推进,完成了省级资源潜质评审并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988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79亿元,均增长17.1%。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10个镇电子商务服务站、8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成运营。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增长11%;外贸出口总值8000万元。预计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14亿元,增长4.96%,其中居民存款81.64亿元,增长13.04%;各项贷款余额33.46亿元,增长15.74%。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08元和11998元,分别增长9.3%和10%。

三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强力推进25个城建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配套的路网建设,东南大桥8月底建成通车。建设路、创新路、新安路等城市道路完成地下管网铺设及基础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城区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市容交通环境秩序专项治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实施县级重点项目138个,完成投资8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8%。3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7%。争取中省资金19.2亿元。关山尚品沙棘深加工、大地科技万吨有机肥、河流生态化治理、烈士纪念馆、南岸新城保障性住房小区供热改造、东部商务区污水管网等项目建成投用。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国外奶山羊良种引进、饲草种植及加工、省道514固关至陕甘段公路及东县路改建、天翔地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建设、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域旅游道路畅通、关山景区5A创建提升等项目顺利实施,有力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聚焦生态乳都、全域旅游、新型工业、宜居城市四大增长点,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年暨项目落实年”活动,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2个,到位资金46.1亿元,引进外资604万美元。

(六)民生保障不断改善。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生态陇县建设持续推进,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完成清洁能源“双替代”24161户,造林绿化4.7万亩,森林覆盖率57.83%。推进全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水平。西城幼儿园、职教中心师生公寓楼、秦源小学等项目建成投用,公共体育馆、恒大小学等项目顺利实施。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上年增加130人,二本上线率90%以上,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殡仪馆项目有序推进。健康陇县建设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人口自增率5.2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断完善,参保22.56万人,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创业就业统筹推进,新增城镇就业2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7%。

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依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规上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五上”企业发展亟待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增长难度增加;二是农产品价格走低,物价指数上升,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三是后续财源培植不足,财税收入增速回落,刚性支出持续增加,“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任务艰巨;四是投资和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计划执行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重点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5%。

——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稳定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初步确定县级重点建设项目140个,总投资170.2亿元,年度投资82.9亿元。新建项目114个,年度投资43.69亿元;续建项目26个,年度投资39.2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8个,年度投资39.1亿元;民生保障类项目27个,年度投资7.7亿元;生态建设类项目14个,年度投资2.28亿元;社会事业类项目23个,年度投资4.31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8个,年度投资29.57亿元。继续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专项督查工作,落实项目审批、备案、土地、规划、环评、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工作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突出三级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策划包装项目,完善县镇两级项目储备库,谋划城际铁路入陇等储备项目400个以上,投资总额500亿元左右。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专项债券,争取中省资金20亿元以上。依托会展和推介活动,创新招商模式,争取更多产业化项目签约,实现到位资金47亿元。

(二)巩固成效,全面提高群众收入

全面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决策部署,突出防返贫、防致贫,着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深化“菜单式”产业扶贫,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经营项目,实现贫困户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整合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向脱贫攻坚领域集中。支持发展社区工厂,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不断深化苏陕扶贫协作,加强与铜山区的产业合作和人才支援等方面交流,深度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

(三)聚力生态乳都,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以生态乳都、环保建材、新型能源为重点,推进和氏乳业、小羊妙可等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和氏乳业建成5000只奶山羊良种繁育场,和氏杜阳2万只生态养殖场创建为省级观光旅游牧场。完成和氏婴幼儿奶粉生产线技术改造、天翔地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宝鸡水投生态陇县砂厂、苏陕工业园标准化厂房一期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推进中环新威生物质天然气、建筑废料利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等项目建设。优化创业环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支撑体系,促进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增五上企业10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600户。

(四)振兴乡村,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陇县五宝”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奶山羊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奶羊存栏达到50万只、鲜奶总产量20万吨以上。新栽矮砧苹果1万亩,改造核桃低产园3万亩,提升苹果成龄园2万亩。种植烤烟3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10万吨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厕所革命”、污水处理项目,确保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效衔接。完成饲草种植及加工、陕果集团万亩苹果、万吨果蔬加工、优质中药材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合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突出旅游,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加快编制关山草原景区总规和修建性详规,打造高品质精品化国际关山、国际立体草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西部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景区5A创建提升、水环境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环保公厕和智慧景区建设工程。新建景区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紧急救助、无线WIFI全覆盖、指挥中心及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智能景区设施。修订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域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推进八渡、天成、固关、新集川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建设;抓好八渡镇杨家庄村、天成镇范家营村、关山村、马曲村,固关镇固关街等旅游示范村建设。加快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推进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交通物流园区配套项目建设。扶持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推销农副产品,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和升级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六)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建设步伐

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加快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增强城市功能。实施年度投资8.74亿元的12个城建项目,完成碧桂园·陇州府、南岸新城保障性住房和乐居苑小区室外配套、体育路、广安路工程。推进印象陇州、汭河东路保障性安居工程、南岸新城城市综合体、陇盛佳苑城市综合体、崇文路西段道路及排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构建绿色、环保、智慧、宜居城市。提升县城辐射能力和镇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七)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以创建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完成恒大小学、公共体育馆项目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救助等各类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健全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推广应用宝鸡城乡养老手机APP网上经办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落实失业救助、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建立推行农村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加快殡仪馆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用。持续推进质量强县战略,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建立行政集中审批与原管理部门的有效衔接配合机制,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受理窗口向镇村(社区)延伸。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实施煤改气改电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好环境保护“四大保卫战”,持续提升空气优良达标天数。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创造美丽和谐幸福的最佳人居环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